广东学子斩获9金15银2铜


 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、北京大学教授顾红雅(右一)为本次竞赛前三名学生颁奖。


  华附学生林钰坤在颁奖后接受媒体采访。

  南都讯 8月20日,第33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在广州闭幕,广东学子斩获9金15银2铜。本届竞赛规模创历届之最,共有来自全国30个省(市、区)代表队的577名队员参赛,共产生金牌获得者150名,银牌260名,铜牌167名。重庆一中的苏可余同学和谢乙豪同学包揽全国第一和第二名,湖南师大附中的杨致同学获得全国第三名。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林钰坤获得广东第一、全国第十的好成绩。据了解,该竞赛总分前50名同学,将进入国家集训队,有望获得保送清北的资格。

  金牌选手坦言参赛时也会手抖  

  在闭幕式颁奖现场,高潮迭起。从铜牌、银牌、金牌依次颁发,最后到总分前50名金牌选手的颁奖时,更是激动人心。

  “这么久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,非常开心。”参赛选手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准高二学生林钰坤说,第二场考生化的时候,实验难度还是非常大的,当时做题的时候,整个人的手脚都在抖,但是最后他还是克服了这些问题。

  谈起自己与生物学的结缘,林钰坤称在他年纪还小的时候,他的爷爷经常带他去广州图书馆。他会翻阅与动物、植物、生态相关的科普书籍。从那时候开始,他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,也逐渐打下比较好的知识基础。在华附读初中时,在老师的指引下,他开始有意识地走上生物学竞赛这条路。“我发现生物学非常有趣,加上我学习成绩也不错,所以就选择走这一条道路,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做铺垫。”林钰坤表示,上了高一后,就开始系统学习生物学竞赛相关知识,准备参加本次竞赛。

  “一路支持我走下来的,一方面是兴趣和好奇心,另一方面是我对自己有高要求。”林钰坤称,自己的目标是进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,未来会考虑与生物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学习,想为国家的科研做出自己的贡献。  

  题型与国际竞赛接轨  

 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、北京大学教授顾红雅表示:“我们的题型进行了改革,由原来的定项选择变成不定项选择,希望能够向国际竞赛接轨,把高水平的有创新性的学生选拔出来。”顾红雅称,生命科学是实验的科学,因此非常强调实验。“也希望借这个机会,跟所有喜欢生命科学的同学们说,实验基础非常重要,要夯实自己的实验基础。这一次的实验考试也很偏重一些基础操作,同时我们强调创新性思维,以及对实验技能的掌握。”

  本次竞赛是广东省首次承办的最大规模、最高规格、最具影响力的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,标志着广东省在中学生生物学科竞赛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。

  据了解,第34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将于明年8月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。  

  采写:南都记者 梁艳燕 通讯员 李芸

  摄影:南都记者 马强
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。

转载注明出处:http://event.liangstudy.cn/study/1023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