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 | 此间鸟兽,此间中华——藏在文物里的文明细节


《此间鸟兽:文物里的中华文明》

任疆 著,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

观今宜鉴古,无古不成今。历史学家笔下的大历史总会让我们有一种距离感,但历史并不只是重大事件的演进,古人的日常生活同样是历史的生动见证,而且更为深刻地塑造了我们的文化与文明。自古以来,中国人身上就有一种既现实又浪漫的独特气质,古人以无限的创意和想象不断迎合现实的需要,从而创造出无比灿烂的文化,传统文化中的鸟兽意象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自古以来,我们以鹿为瑞兽,并因鹿与禄谐音,寓意官运亨达。古人对鹿的"信仰"最早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,那时候农耕尚不发达,狩猎是维系部落生存与延续的大事。四时有鹿,吃穿不愁,于是我们的祖先就把鹿角供奉起来,或将鹿作为部落的图腾,以求得庇佑。在步入农耕社会后,这种对鹿的朴素情感延续了下来,"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"成为君臣和睦的象征、太平社会的图景,科举考试后为考中的举子们庆祝的贺宴被称为"鹿鸣宴"。这些精彩的历史画面,除了史料文字记载,还通过器物、绘画、饰品等保存了下来,使我们能够穿越时光,再现历史。


【清】五彩百鹿尊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
在蒙昧的原始时代,不同部落有各种动物崇拜,除了鹿之外,蛇、蛙、熊等同样被"寄予厚望"。在那个平均寿命不足20岁的石器时代,生育能力对于部落的繁衍至关重要,拥有强大生殖能力的蛇、蛙承载着子孙绵延的祈盼,我们所熟知的创世始祖女娲、伏羲的神话,以及后来他俩"人面蛇身"的经典造型便始于此。熊在冬天睡去,又在来年春天苏醒,这在古人眼中是一种"死而复生"的神力。人们渴望永生,并相信死后灵魂不灭,后世"事死如事生"的观念由此发轫。葬礼中的方相氏便装扮成熊的模样,其形象也永远地保留在那一件件汉墓中的画像砖上。

从古至今,中国人的潜意识中都信"命",这是一种被视为上天主宰的无形力量,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。由于"天圆地方"的朴素观念在龟身上得到了完美呈现,因此我们的祖先借龟来询问天命,继而产生了"玉龟衔符"与龟甲占卜,后者发展出了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——甲骨文。此外,神秘的河图洛书、变化万千的八卦也是通过龟展现在众人面前。随着文明的演进,国君希望与上天沟通,借助"虎啸生风"的想象,兼有神巫身份的国君成为唯一可以与上天直接对话的人,青铜器上"虎衔人首"的神秘造型便忠实记录了这种神秘仪式。


【新石器】玉龟(鼋)衔符,故宫博物院藏

对于古人而言,看不见的不只是"命",还有无数的鬼神。一方面,这产生了驱邪避凶的文化。古人以现实中的猛兽为原型,创造出震慑鬼魅的神兽形象。虎作为中国本土的"百兽之王",早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门上画虎的习俗,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画,风靡后世数千年。在汉代,当西方人眼中的"万兽之王"——狮子被带到中国后,工匠们给它插上了翅膀,摇身一变,成为传说中的神兽——辟邪、天禄,镇守在墓葬旁。唐代之后,石狮、铜狮也用来镇守殿宇和商铺。另一方面,鬼神之说孕育了民间志怪文学,以狐狸、蛇为代表,演绎出众多脍炙人口、光怪陆离的故事。

除了鬼神之外,对传统社会影响深远的还有礼制文明。伴随着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,以华夏文明为核心的天下秩序随之建立,那些因气候原因消失的犀牛、大象,还有原产西域的狮子、猎豹被当作贡品带到中原。舞犀、舞象是汉唐节日庆典中的压轴大戏,舞狮自西域传入后,发展成为宫廷中盛大的"五方狮子乐",彰显了帝国气象,并在宋代之后发展成为丰富多彩的民间娱乐表演。直到现在,舞狮依然是西方人眼中中华文化的象征。


【商】象尊,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

此外,还有一些代代相传、至今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观念,比如"夜猫子进宅,无事不来",其背后同样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。夜猫子就是猫头鹰,在古代也被称为鸮(枭),曾被商王朝视为神鸟。周灭商后,对其图腾也进行了文化压制,鸮(枭)被冠以"恶鸟"的称号,影响至今。与商人不同,周人因赤乌衔谷降临王屋而推崇乌为祥瑞,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宋朝,却因诗人辛弃疾笔下的那句"佛狸祠下,一片神鸦社鼓",唤醒了南宋百姓对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家仇国恨,自此逐渐跌落神坛,最终沦为人人唾弃的对象。

文载于物,族髓附间。运脉牵连,兴者襄见。上万年的时光岁月,不断变化的动物角色与意象在文物上慢慢沉淀。《此间鸟兽:文物里的中华文明》以16种鸟兽为代表,借助对史料的考证,试图去探寻这些动物意象产生、发展背后的历史线索。在这一过程中,我们不仅走进了古人的内心世界,而且得以从一个更加"亲近"的视角去感受与理解我们的历史与文化,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身,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遗产。

  作者:任疆

文:任疆 编辑:袁琭璐 责任编辑:朱自奋

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。
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。

转载注明出处:http://event.liangstudy.cn/study/9349.html